你的孩子會寫新詩嗎?你認識新詩嗎?你知道新詩創作,能提升孩子的聯想力,鍛煉孩子的文筆嗎?會寫新詩的孩子,他們甚或能夠進行文學創作,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。
刪減新詩的課程?
在香港,孩子在初小階段,他們主要學習記敘文、童詩、古詩。及至高小階段,他們主要學習說明文、描寫文、遊記、記敘文、議論文、詩歌這幾種文體。當然,小學課程還會學習實用文、聆聽和說話技巧,在這裏便不作多提了。還記得初執教鞭,課程在未改革之前,初少的教科書主要以童詩作為主導,讓學生大量識字,並讓學生發揮創意,進行聯想。那時候的學生,他們的創意寫作表現出色,往往讓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及後,不知從何年開始,教科書便開始改版了。我和同事發現小一的課程,在上學期已需要學習記敘文,認識段落了。整個語文科的課程設計,一下子調深了不少,這迎來教學上的另一大挑戰。
由於課程設計的改變,老師都要花很多時間和心力讓初小的學生掌握四素句、認識段落等。在課程緊逼的情況下,學校惟有調整教學策略,把新思創作改為略教,點到即止。說實話,我在早幾年的教學中,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一起創作童詩,一起玩遊戲,一起發揮創意,進行聯想。學生彼此觀摩,能在遊戲中學習,他們真的能夠發揮創意,寫出童詩來。這種創意寫作能夠鍛煉學生的思考,發揮孩子的創意和聯想力,與現在的學生只會背佳句的創作模式大相徑庭。
用新詩的創作思維學寫散文和記敍文
早幾年,我有幸地教初中學生中文。這班孩子就讀學校的精英班,我有幸作他們中一和中二時的中文科老師。這班學生的領悟能力高,語文根基紮實,於是我在班上便開始進行拔尖訓練。要知道初中的課程跟小六的課程有很大的鴻溝。先不說初中的孩子需要學習文言文,單單就學生專長寫的記敘文而言,老師的要求也一下子提升了。從選材上,學生寫打破花瓶、跌倒等情節,一下子變顯得略為簡單,不夠深度。正所謂「文以載道」,中學的記敍文創作,需要學生帶出很多的道理,亦即是全文立意。學生要思考文章帶給讀者什麼訊息?能否感悟人生?從文章佈局和文句上,學生要懂得運用優美的詞彙,邊寫邊抒情。
我這一班學生成為我教學實驗的對象。在回饋他們的記敘文創作時,我往往都會以新詩的創意思維模式,引導他們如何運用聯想、象徵、意象群組進行創作。因此,每一次的創作回饋,我都需要用上一課節的時間與學生解釋,一同思考如何運用新詩的創意思維模式修改文章。這部分留待下一講再與大家詳談。
這班初中學生,經過我兩年來的教學,他們已掌握我的要求,作文開始呈現文學作品的感覺。他們的作品用字優美,想像力豐富,並能帶出文章的中心思想,作品能與讀者對話。他們的進步讓我驚喜萬分,也讓我在教學上很有成功感。及後,在同級的中文科備課會時,我也把我的教學模式與其他同事分享,亦把學生的佳作與他們分享。他們也覺得這屆的初中學生,竟然能在遣詞用句上達到高中的水平,確實驚喜。另外,高中的科主任也有看我如何批改學生的作文,我們互相分享和交流,務求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。
現在,回想起這兩年的教學生涯,雖然辛苦,卻是甘甜。我與孩子的互動,不只是在教學上的互動。我能夠與他們一起成長,透過教學,分享自己的生命,陪伴他們度過青春期,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。生命影響生命,但願我所教的孩子,能結出果子纍纍的人生。
其實,我是很喜歡創作新詩的。不過,在畢業後,我因著工作和照顧孩子的關係,也沒有時間寫新詩了。最後,跟大家分享一首我當年結婚時所創作的詩作,希望大家喜歡吧!

當我們踏進立約之地時
當我們踏進立約之地時
長廊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
塵埃跟剝落了的木長椅揉作一團
就是這少許瑕疵
我們不停地猜想神的心意
椅子無聲
無聲地用影子畫出孤單
於是
塵埃在椅子上不停地舞蹈
天旋地轉
一幅特別的圖畫
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
你說你心中有少許不平安
正是這點瑕疵
我們在等候從天而來的聲音
引領我們走到立約之地
在漫長的夜裏
圖畫轉出一個蒙應允的祈求
於是
椅子不再佈滿塵埃
在空曠之地
獨自跳舞
延伸閱讀: